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好中医

沉痛悼念当代著名国医大师、内经学泰斗李今庸教授逝世

内经王,中医泰斗。李今庸,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中医大师!

沉痛悼念当代著名国医大师、内经学泰斗李今庸教授逝世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内经学泰斗、国医大师、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湖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李今庸,因病于2022年4月27日18时12分在湖北省武汉市逝世,享年97岁。

李今庸字昨非,1925年9月5日生于湖北省枣阳县(今枣阳市),国医大师,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他幼承家学,熟记经史,医文俱精,早年侍父临诊时即名震乡里。1957年开始从事中医教育事业,首创中医治经学研究方法整理研究古典医籍,发掘并完善中医经典理论体系,为《内经》学科泰斗,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奠定中医学界巨擘地位,被誉为“经典王”“内经王”“活字典”。今日文章总结李今庸教授临床经验,让我们阅读此文,缅怀大师。

临证经验

李今庸教授在临床医疗上,他坚持了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坚持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统一。治疗疾病,以人为本。他通晓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善治内科、妇科疾病,尤其善治疑难、危重病证。其用药特点方小量轻,以简制胜。提出了“方不在大,对症则效; 药不在贵,中病则良”等经典性语言。

强调临床对理论的依赖关系

中医药学理论是对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反过来又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故李今庸教授非常强调临床实践对理论的依赖性。如一壮年男子,突发前阴上缩,疼痛难忍,呼叫不已,李今庸教授据《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的理论,为之针刺足阳明经之归来穴,留针10分钟,病愈,后数十年未再发。又一男婴,病发热十余天,就诊于李今庸教授,诊见其苔薄,指纹青紫,先以麦冬、知母、花粉、甘草等生津清热药予治,服药后热稍退而增泻利失气症。李今庸教授本《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之法,治以五苓散。服药1剂,小便利而热已退,病遂告愈。

重视辨证施治

李今庸教授不仅强调临床实践对医学理论的依赖性,尤其重视辨证施治之临床 核心。其临证时总是细心诊察、精心辨证,故尔疗效卓著。如有几例经西医检查均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就诊,李今庸教授诊断辨证认为:一人为心脾两虚,治以归脾汤;一人为冲任不固,治以胶艾汤;一人为肺虚气躁,治以麦门冬汤;一人为阴虚血少,治以地骨皮汤;一人为瘀血阻滞,治以桃红四物汤;而另一人则为湿浊阻滞下焦,治以萆薢分清饮加味。病同而治不同皆愈,何也? 辨证所由然也。又如一老妇患糖尿病,前医依消渴拟滋阴清热方为治而病证不退,后转治于李今庸教授,经辨证为脾虚而改投六君子汤加山药,服十数剂而痊愈,足见其辨证之精且细也。

善治疑难、危重病证

医生不在于能医疾,而在于能医人之所不能医之疾;不在于能治病,而在于能治疑难重证。而李今庸教授之术正是在于善治疑难重证。他并不因为西医诊断为不治之病而不治,而认为只要是有一点希望,就应当积极地去争取,1976年9月23日在某大医院会诊一晚期肺癌患者,昨日其舌忽缩至舌根,几阻塞呼吸,家属求医院想办法使舌伸出,医院医生说这是肺癌发展的必然结果,无办法可施,并断言病人寿命不会超过10月1日。后经李今庸教授给予猪苓汤加味,1剂其舌即伸,并以中药延长了患者寿命,大大超过了医院所判死之日。一血友病者,左膝关节肿大疼痛,步履艰难,西医以为必须作关节溶合术,后经李今庸教授诊治而愈。一痰饮患者求治,李今庸教授给服苓桂术甘汤加味治之而病症消退,唯脉结仍在,时李今庸教授谓左右曰:其人痰饮窠囊未除,必当复发。后果如其所言。

方小量轻,不尚贵药

李今庸教授常言“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则良”。所以他在临证处方时,常遵循其自己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即“选方用药,既达到治疗目的,又不浪费药材”。处方用药一般为8~9味,每味药量多在10g左右。组方法度严谨,因而虽用小方常药,却往往可以起沉疴而愈痼疾。如某7岁男孩患尿血,前医处方,每方药味数量多达20上下,每味药轻则14g,重则30g,治疗两月余,无效,却耗费药资上千余元,后改治于李今庸教授。他处以六君子汤加味,药共9味,每剂药总重78g,服7剂后,尿血即止。李今庸教授开药不仅方小量轻,而对贵重药物也不随意选用。在7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可以说基本上未使用过名贵中药。

选方遣药,不囿于西说

李今庸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虽学过大量西医知识,但这从未影响过他的中医临床诊疗思想形成,临床处方上也从不受西医学说的影响。对于西医诊断的结果,他可以作为参考。但在中医诊断处方时,他却完全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遣方用药,往往获得理想效果。如一男性患者,45岁,发病已4天,病初左大腿内侧生一小疖,红肿疼痛,继而面部浮肿,化验检查,诊断为急性肾炎。他在临证处方时并未因其是炎证而用清热解毒药以消炎,也未因其小便中有蛋白,用所谓消蛋白的中药消蛋白,而是依据患者面部浮肿、恶风、发热、无汗、口不渴、小便短少而舌青、苔白、脉浮等症,辨证为风寒袭表,风水相激,肺失宣降所致。治以辛温发表。服药3剂,症除肿消,小便化验尿蛋白消失。

20世纪80年代,李今庸教授同国内齐名的中医界有识之士一道上书进言,建议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总局,受到中央领导重视和采纳。

李老的学生介绍,他对待病人,无论贫富贵贱,均一视同仁,从不希求回报。李老住在校内时,从家乡来找他的病人特别多,学校也有职工和学生介绍病人来家中看病。
90多岁时,李今庸教授仍在读书、思索、研究、写作。他曾自云:为人之寿考兮,掘中医之宝藏;扬中医之特色兮,为民族而争光!

据悉,遵照李老生前遗愿和家属意见,丧事从简。李今庸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4月29日上午8时30分在武昌殡仪馆德荣楼举行。

逝者安息
永远怀念

一路走好,愿逝者安息。默哀

沉痛悼念当代著名国医大师、内经学泰斗李今庸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当代著名国医大师、内经学泰斗李今庸教授逝世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