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好中医

首届国医大师任继学:现代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

采用长白山区、吉林西部的道地药材治疗急症。开发了益脑复建丸、抑亢丸、肺宁冲剂、返魂草注射液、木集灵冲剂等一大批科研成。为中医药治疗急症提供了有效的治疗药物。并于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设《中医急症学》等系列学术讲座,发展为《中医急诊学》

首届国医大师任继学:现代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

任继学( 1926年1月 ),中国吉林省扶余人,中国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1945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2009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主要经历

1940—1945 从师于吉林省名医宋景峰先生学习中医 
1945—1948 在吉林省扶余县第七区人民政府兵站参加革命,从事中医医疗工作 
1948—1954 在吉林省扶余县第十六、十八区卫生所从事中医医疗工作 
1954—1956 在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 
1956—1958 在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从事中医教学工作 
1958—1960 北京中医学院教学研究班学习 
1960—1997 在长春中医学院任内科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中医内科主任、中风病急症临床中心技术总指导、顾问

工作领域

中医脑病、心病、肾病的研究。中医急诊医体系的研究。

研究方向

中医急症医学体系的研究;中医疑难杂症的研究。

科研情况

  1. 曾先后提出肺胀、胆胀、真心痛、脾心痛、厥心痛、时行感冒、虚损性肾衰、急性肾风、慢性肾风等20余种病名及系统的辨证论治理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出血性中风等,提出“气血逆乱、痰瘀内结、水毒伤害脑髓元神”的病机观。创立了“破血行瘀、泻热醒神、化痰开窍”的治疗原则。创建了较为完整的中医急诊医学体系。主编我国中医急症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中医急症学术的加速发展,专著有《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主编《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副主编《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就》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2. 先后承担国家科委“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重大攻关课题,并荣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证书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和“中医药治疗真心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课题。研制出醒脑健神胶囊益脑复健丸、中风脑得平澳泰乐冲剂肺宁口服液反魂草冲剂等10余种新药。

创建了中医急诊学学科体系

 自六十年代始,任继学即着手系统研究常见急症,运用中医药手段进行临床研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甲亢、心悸、急性咳嗽、外感高热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尤其是采用长白山区、吉林西部的道地药材治疗急症。开发了益脑复建丸、抑亢丸、肺宁冲剂、返魂草注射液、木集灵冲剂等一大批科研成。为中医药治疗急症提供了有效的治疗药物。并于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设《中医急症学》等系列学术讲座,发展为《中医急诊学》,在中医急诊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方面贡献极大。因其在该领域的学术权威与影响,承担了国家第一部国家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丛书《中医急诊学》的主编,其中医急诊思想在其专著《悬壹漫录》、《任继学经验集》等著作中均有充分的体现。从规范中医急诊学的概念与范围,确立了常见的病因病机,创建的对耳人工呼吸术、脏器脏真病机、权变法等首创理论等方面,以及首次提出的脾心痛、急性胆胀、肾风等十七种新的病症证治体系,其间的脑出血破血行瘀,泻热醒神证治法则、急性心梗从痈论治观点等创建,均是构建中医药急诊学学科体系必不可缺的重大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医急诊学术与临床工作有重大的贡献。 

创新中医药学术理论

广州邓铁涛老先生誉其,“任继学大师博闻强记,脑中有个中医文库,临床上有套真功夫”。南通朱良春称赞:“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半个多世纪,精研医理,不尚空谈,结合临床,务求实效,对中医学之奥义,多有阐发,屡创新论,验之临床,疗效卓著。”中国中医研究院路志正评价“禀学渊深,承继活泉,其德高品良,术业精纯,思敏技巧,学问之日跃,临证之宏验,仰慕者日众,……见解奇新,翔实而实用。”

任继学大师学风严谨,治学扎实,曾对中风病予以系统的四次论述,每次均有所发展。如中医“象”学内涵,中医“道”理论,络病理论与临床,肌腠与募原理论,人体三维生理系统阐述,心肌缺血新见解,时疫病毒腹泻证治,太极学理在中医上应用,肝之生理补议,肾的生理病理新见,真心痛的病机观点及治血化瘀,兼调肝肾证治学说,维厥病、解佚病、肺胀、胆胀、脾心痛、脏结、肾风、水毒等创新的病症证治系统,血管性痴呆的“脉舍神”理论阐述以及SARS的中医药理论分析与独特的治疗方法等等,多为国内外中医同道认可,收藏、引用者甚多,对于今后的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应用之启迪,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任继学大师对古文献进行认真地发掘整理,融古贯今,详细而全面地研究了中医“禀赋”的文献记载,提出中医学所述之“禀赋”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所说的排序、编码、信息、表达颇为暗合,从而批驳了“禀赋学说空洞论”、“五行生克制化无用论”等观点。

任继学大师梳理了中医有关解剖与实验的论述及专著,进一步强调要在中医“天人相应”、“辨证论治”等原则指导下,建立中医学自己的解剖模式、实验模式。任继学大师曾溯本澄源,对“病”、“证”、“症”的内涵给出详细而客观的解释,从而澄清了一些概念。

任继学大师积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对中医“象”、“道”理论,肌腠与募原理论,以及维厥病、解亦病、肺胀、胆胀、脾心痛、脏结、肾风、水毒等进行创新性的理论阐述,被国内外中医同道赞为“见解奇新,翔实而实用”,其中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痰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瓜霜退热灵治疗高热成为首批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用药。任继学大师以其严谨的学风,扎实的治学,为中医药研究及学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任继学大师对急性脑出血的诊疗历经“七五”、“八五”、“九五”的国家重大科研攻关课题研究,诊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正因为任继学大师如此的博闻强记,使他无论在临床、科研中所做出的决策都果断而精准,成为中医界的一面旗帜。

任继学大师作为大师,曾明确指出“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任继学大师并不排斥西医,他对西医的很多理论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强调中医必须吸收现代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进一步发展。任继学大师赞同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如对SARS治疗时使用大剂量激素后出现的股骨头坏死等病症,提出了中医有效的治疗方案。

临床诊治,疗效奇特

任继学教授基于娴熟的中医理论,治有所本,每于平淡之中多建诊疗奇特之疗效。强调中医要本源于中医,反对中医西化,突出环节突破,立足实践发扬理论,再指导实践。急性脑出血的诊疗历经七五、八五、九五的国家重大科研攻关,终使诊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令同行首恳而赞誉。

依据“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治疗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水每见奇效。温补肾阳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心肌炎的祛风通络治法,肾风病从咽论治,消除顽固性尿迟迟不除、糖尿病的“燥毒”病机症治,头风病效方透顶止痛散搐鼻,四君子汤治疗地中海贫血,通达募原法治疗肺热病,二陈汤化裁救治干燥综合征,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氏综合征等均获治愈之佳效。其先后获取的各级各类奖励有: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痰开窍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清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痰热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澳泰乐、肝宁冲剂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二十余项奖。主编的《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获北京市优秀国书三等奖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著作5部,主编2部。任继学大师对急性脑出血的诊疗历经“七五”、“八五”、“九五”的国家重大科研攻关课题研究,诊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用药特点

药味少、剂量大,功专力宏

中药的临证配伍,灵活多变,方剂中药物搭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而药物的用量,对疗效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任继学大师临床用药时,一贯主张辨证要准,用药要精,药味要少,搭配得当,必要时加大剂量,目的在于功效专一,集中优势,直捣病所。任继学大师认为,临证时凡是辨证准确,但又久治不愈者,一般而言,多属病重药轻,杯水车薪,是谓不及。或因用药繁杂功不专而力不宏,故而难以取效。因此,任继学大师认为,必须大胆施用重剂,方能力挽沉疴。 
1989年,任继学大师曾治一例31岁的女性肾炎患者,患病6年,历更数医,久治不愈。病人浮肿、腰痛、尿少、畏寒肢冷、恶心纳呆。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任继学大师诊为慢性肾炎重证。投用土茯苓200克、白茅根50克、坤草50克、肉桂3克、附子10克、干姜5克、泽泻50克、砂仁10克、爵床50克,以温阳利水。病人服用上药三剂后,水肿开始消退,肢体由寒转温,并根据“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又用“千金鲤鱼汤”加减治疗一个半月,病人痊愈,出院后再服“复肾散”以巩固疗效,至今未犯。

师经方、重土法,择善而从

任继学大师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每于临证时,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小柴胡汤,原为和解少阳之剂,但任继学大师加减化裁后,用治多种病证,效果俱佳。任继学大师认为:小柴胡汤中有五味药可以变换,惟柴胡、甘草不可更。并一再告诫,方中只要有柴胡、甘草,就具小柴胡汤的原义。张仲景“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深义,即在于此。例如治咳嗽:虚火者,去人参加五味子、寸冬、元参;有实火者,去人参、半夏,加黄连、黄芩、黄柏;燥咳第二卷148者,去人参、半夏,加天冬、寸冬、生地、元参、阿胶;

遣虫药、用毒剂,胆大心细

任继学大师认为,凡顽症、痼疾,欲起沉疴,拯危候,必用毒剧之品,方能功效独到,他常说:“人之性命,非同草木,岂有不慎、不明、不辨之理乎!”所以,临证时凡久病不愈者,必用虫类药或毒剧药搜剔病邪,通经活络,气血流畅,其病自愈。中风一证,是我们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而其病机是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气逆于上,为风为火;血逆于上,为痰为水;为此,中风病人首选水蛭,任继学大师说:“水蛭最善逐瘀血。”另佐土鳖、虻虫、川芎、苏木。我们临证观察,用水蛭清除血肿,化瘀活络,疗效可靠,对于一身尽肿的病人,则重用蝼蛄、蟋蟀之类,他说:“蝼蛄治水甚效,但其性寒,较为峻烈,虚者慎用。”一般剂量5~10克,散剂每服1~2克,日服三次。而蟋蟀则性微温,用于慢性肾风之水肿,常有良效。对于顽固性痹证,善用土鳖、蜂房、蜈蚣、地龙、乌蛇等,每每收效。

精内治、巧外疗,唯效以求

任继学大师善用外治法,认为,外治可补内治之不足,使药力直捣病所,提高疗效。吴师机曰:“外治药中多奇方,学识未到,断不能悟。”他运用外治法,对急证、痛证用之最多,并常收立竿见影之效。 
1990年冬季,任继学大师接诊一结核性脑炎患者,西药抗痨治疗半月,不效而来我院。当时病人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舌质微青,苔薄白,脉弦紧,诊为虚劳症,属真头痛,用猫爪草50克、守宫1条、百部15克、山慈菇15克、太子参15克、党参15克、熟地20克、全虫5克、黄精25克、蒲黄15克、白蔻15克、桃仁15克,水煎服。并用吕祖一枝梅(其中有红矾)外敷印堂穴、太阳穴,约三小时后,局部发泡,病人自诉头痛明显减轻。继用红矾少许,纱布包之塞入耳内,病人头痛又有好转,后又经一月余的辨证调治,病人痊愈出院。

 名案评析

一、顽固性心衰案

赵某某,男,66岁,长春第一汽车厂工人,1992年3月6日就诊。 
主诉:气短心悸11年,浮肿不能平卧1年余。 
现病史:病人近年来,常觉气短,胸闷痛,不能平卧,尿少,双下肢轻度浮肿,发作时汗出如雨。曾在吉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Ⅳ°,常服“速效救心丸”,时好时作。近二周,胸闷气短加重,不能平卧。面汗多,阵咳,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偶夹血丝,尿少、下肢浮肿,四肢凉冷,纳少,恶心。 
查体: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多汗,四肢厥冷,舌质隐青,苔薄白,雀啄脉,下肢轻度浮肿。 
中医诊断:厥心痛(阳气欲脱,瘀阻心脉)。 
治法:回阳固脱,化瘀利水。 
方药:炒水蛭5克、葶苈子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附子15克、泽泻50克、肉桂3克、桂枝15克、枸杞子25克、干姜10克。 
服用上药二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唯觉疲乏,又守前方,随证加减化裁,治疗一月,病人基本痊愈。 
[评析]心衰一病,是内科危重症。因此,临证必须详审阴阳,定其病性。体用俱病,阳衰气弱,阴伤血滞,病起危急,急则治标,当调其营卫,祛邪为务。古言气为阳,阳为气之体,气是阳之用,若阳气不振,则心气虚,气为力之本,功之根,心气虚则心动无力,心力内乏,乏久必竭,血行不畅,致使机体内外、局部血虚和血瘀的病理状态,从而心衰作矣。由此可知,心衰的发生,俱心阳不振,为主要病机。日久不复,致心体肿胀。因而任继学大师重用附子、肉桂意在回阳固脱,阳气足则化气行水,又用炒水蛭、槐花等化瘀导滞,用泽泻、北五加皮以强心利尿等,治疗顽固性心衰,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为中医治疗急证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消渴案

杨某某,男,80岁,吉林省长春军分区司令员,于1992年4月20日就诊。 主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20年。 
现病史:病人于20年前患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服用“优降糖”等西药,而未愈,于13年前,就诊于任继学大师。刻诊: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明显,疲乏无力,理化检查血糖360mg%(19.8mmol/L)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舌尖有芒刺,脉象弦滑有力。 
诊断:消渴(阴虚燥热)。 
治法:滋阴清热,活络导滞。 
方药:缫丝50克、生地50克、知母25克、肉桂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仙鹤草20克、黄精20克、枸杞子20克、花粉15克、覆盆子30克。 
病人以上方为主,服药近3个月,诸种症状明显好转,血糖明显下降200~400mg/L(11~22mmol/L),尿糖(±),患者经调治20年,带病延年至今,未见合并证,生活自理如常人。 
[评析]任继学大师治消渴,有独到之处,其立论精深、用药独特。 
其一,确立病位,重在散膏:一般认为,消渴的病位在肺、脾、胃、三焦。但是,任继学大师经过临床观察及现代医学理论证实,认为本病的病位在散膏。散膏者,月卒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胰脏。 
任继学大师认为:散膏、脾肾共居中焦,为后天之本,可以散发阳气,温煦五脏六腑,为人体气化升降之轴。另外,散膏、脾胃与肺肝肾,在生理上形成了有机的统一活动,从而来维系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一有机的活动,是指脾胃、散膏的各升降、转输,肺的治节、宣降,肝的疏泄,肾的封藏、开合。又由于经络的络属关系,使上中下三焦相互为用,共同完成,即所谓现代医学的内分泌、代谢系统。所以,消渴的病位,是以散膏为核心,波及了肝、脾、肺、胃、肾、三焦等。 
其二,喜用肉桂,阳中求阴。消渴病的主要机制,是以燥为主,燥为火之属,火为热之极,热则伤气。气者,肾气也。肾气伤则阳虚,阳虚不能生命火,命火衰则相火微,相火不足,肝阳失助,肝肾阳虚,故而不能蒸津化液,而致津枯液涸。所以,消渴病临证多以阴虚火燥之候为主。 
任继学大师对本证的治疗,强调不可单纯的养阴补液,治病固本,还要顾及阳虚的一面,因为只有阳旺才能生阴,即所谓善补阴者必在阳中求之。 
所以,任继学大师临证喜用肉桂,一者引火归源,二者阳中求阴,然消渴一症,燥盛必伤阴液,阴虚在本病中,同样不可忽视。阴虚必养阴,阴生则津足,故任继学大师首选生地、知母相互为用。生地甘寒多汁,清热养阴;知母苦寒凉,下滋肾阴,上清肺火,二者合用,相辅相成。 
除此之外,任继学大师对消渴病的治疗,更有独特之用药,每于方中重用缫丝。缫丝者,蚕茧也,其味甘,性微温,含有丝纤维蛋白、丝胶蛋白。其煎汤能生津止渴,是治疗消渴病之要药。 
其三,善用三棱、莪术,以防坏病。对消渴病的治疗,任继学大师强调,要调整机体之阴阳、水火平衡,脏腑、经络、气血互相协调,消渴之症,以燥为主,缠绵难愈,病久势必阴液干涸,血脉失荣,脉络刚而不柔,血脉不畅,气血循行受阻,血液壅滞,转化为瘀,瘀塞经脉,营津不行,渗于脉外,为痰为饮。反之,瘀血痰饮又作为病因而犯于机体,或犯于脑脉,或犯于心脉,而成合并证,即为坏病。为了防患于未然,任继学大师对消渴的治疗,常用三棱、莪术,二者皆为祛瘀之药,三棱长于破血中之气;莪术善于破气中之血,二者合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破瘀散结之力更强,可用于治疗一切血瘀气结之候。而对于防治消渴病的坏病,更为有效。但本品为破血消伐之品,宁可轻剂、再剂,而不可重剂,要根据病情,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以防伤正。

任继学大师谈养生:午休养气 随季而食

读书定神,午休养气

任继学不仅外表显得年轻,而且至今过目成诵,记忆力极佳。一次学术会议,40分钟的发言他竟然一口气点出了150本古医书和作者,语惊四座。会后一个年轻人到图书馆一一查对核实,无半分差错。所以任继学有“中医活字典”的美誉。

任继学说,看书一是要静下来,要讲究一心一意研究一个问题,二是看书时在书房把身体坐直了,有益于气血调和、脑子静养,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真气从之”,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任继学认为读书写字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是因为人的七情六欲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而读书写字可以洗净缠绕在人们大脑之中的七情六欲。在宁静的书房中,读书可以使人摆脱白天工作的纷繁,也摆脱了情和欲的困扰。

他说起为何现在记忆力不减当年,除了坚持读书学习,勤于动脑之外,还得益于他一个延续了40年的习惯——午休。他每天午饭后都要睡一个午觉。他说,午休就是在“阴阳交换期间,子午线交换,督脉和任脉交换,阴阳相交,阴维阳维,阴跷阳跷相交的时候,我养一养”。

因时而动,随季而食

任继学坚持运动,并总结出一套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漫步运动。比如,他年轻时爱登山,年年上长白山,而且还跟着药农一起采药,很有乐趣。长白山风景宜人,任继学从开满鲜花的山脚走到茂密的原始森林,从繁花似锦的夏季走到硕果累累的金秋,一路走出了好心境,也走出了他健康的体魄,更走出了他清醒的大脑。8年时间,他10次上长白山。

春夏秋冬几番寒暑,任继学也从漫步运动中体会到了漫步与四季的协调。任继学说,养生要分季节,比如春三月,此谓发陈,那些原来潜藏的于地下的青草发芽了,树也发芽了,人体阳气也开始升发了。他说,此时自己不做剧烈的跑步,都是缓步慢慢走,以不过度劳累为宜,因为跑步劳神伤气。

晚年,任继学在他的生活中又新增加了一种养生运动,就是饮食运动,这个运动所指的是他食用的各种食物不是随菜市场的供应而走,而随着大自然四季的演变而变化。

酸能疏肝,茶可提神

任继学说,南方有南方的菜,北方有北方的菜。南北气候不同,适应蔬菜生长的环境、气候也不同,故蔬菜吸收的营养不同。所以任继学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菜不如白菜,东北的腌白菜他吃得最顺口,所以每年秋天他都要亲自动手腌制一大缸。

腌酸菜以前把白菜修干净,洗干净,用开水烫完,晾凉搁在缸里,用石头压上,等它发酵。任继学说,酸菜里有酵母菌,酵母菌能助消化。另外,酸能疏肝,里面的多种氨基酸对人体都有好处。

任继学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他喝茶从来都是在晚上8点钟前后,每天看书看到晚上8点时他就会沏上一杯绿茶,一边阅读一边慢慢啜饮。他说,喝点茶主要是提提神,还有因为你坐的时间长了,一喝茶就得动弹动弹,这就叫动静结合。

首届国医大师任继学:现代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