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好中医

湖北省Top100名中医中医大师田玉美教授(内含医案)

湖北省Top100名中医中医大师田玉美教授(内含医案)

湖北省Top100名中医中医大师田玉美教授(内含医案)
出诊地点: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田玉美306

田玉美,男,教授,主任医师。1928年11月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一批,第三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自少时从祖父习医,早年在乡卫生院行医。1958年调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学习,提前留校,1959年转湖北中医学院任教。并到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81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2年、200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2年被湖北省教育委员会聘请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3年被湖北省委保健委员会办公室聘为湖北省委保健委员会中医保健专家组成员,2006年被广东省江门市中医院聘请为客座教授。1994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出诊地点: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田玉美306

八十余年风雨人生路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田玉美老师诞生在湖北省沔阳县一个普通的中医世家;

一九三四年暑假开始在家读私塾,其老师乃其文医兼通的父亲,主要学习《四书》及五经中的《诗经》。其次是《幼学》﹑五经中的《礼记》,还有《左传》及《纲鉴总论》等;

一九三八年底其父亲病故后,于一九三九年初转跟祖父学医,与此同时续读儒书并读医书,主要学习《药性赋》﹑《幼幼集成》﹑《医学心悟》﹑《医宗说约》、《本草从新》﹑《温热经纬》﹑《温病条辨》以及张隐庵﹑马元台合注的《内经》;后又自学《女科要旨》﹑《外科金鉴》﹑《唐容川医书五种》﹑《幼科三种》以及其父亲非常推崇的《医宗金鉴》﹑《伤寒杂病论》等。大约四年后即开始随祖父行医,主要在家为病人应诊、处方,学会处理各科常见疾病;

一九四四年冬结婚一个月后其祖父亦病故,于一九四五年拜当地名医王国瑭(长于中医内外科)、童万金(长于理论,以中医内科为主)为师。王师要求常读的书目为《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唐容川医书五种》以及何廉臣的《通俗伤寒论》;童师要求常学的书目除《唐容川医书五种》外,再就是《医宗金鉴》、《医方集解》以及陆渊雷的《金匮今释》等,并开始独立行医;

一九四九年解放后即加入沔阳县卫生协会,先后任区卫协会常委、副主任等职;

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五年夏天在沔阳县防汛指挥部工作,负责防汛抗洪人员的医疗问题;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组织解家乡石土地中医互助组,任组长;

一九五六年该乡成立中医联合诊所,任所长;

一九五七年成立中西医联合诊所,任所长;

一九五八年上半年沔阳县解家乡卫生院成立,任该院分管业务的副院长;

一九五八年通过考试进入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409班学习,担任学习委员;

一九五九年六月提前毕业留校,被分配在金匮内科教研组(该组当时达12人之多,由李今庸老师负责);

一九五九年夏天受组织委派去丹江口地区防治伤寒与痢疾的流行,达100天之久;

一九五九年冬天赴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参加全国正骨师训班,为期六个月。在校期间与同班同学共同编写了《正骨会粹》一书(公开出版发行);

一九六零年十一月与湖北中医学院的180余名师生先后赴荆门县,在该县的八个区防治浮肿、干瘦、子宫脱垂、闭经四大疾病,达八个月之久;

一九六零年至一九六六年在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三病房从事临床工作,一直担任临床教学,兼任学校夜大的内科教学(每周一、三晚上授课),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被迫停止;

一九七一年七月受当时的湖北中医学院工军宣队委派去神农架分院工作。在此期间与神农架林区卫生局合办过两期两年制的医士学习班,除中医基础、针灸及西医内科由其他老师授课外,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儿科学、妇科学以及伤科学概由其讲授;

一九七八年由神农架分院返回学院,在金匮教研室任教,重操旧业;

一九八四年原教研室主任杨百茀升任院长后田师即接任金匮教研室主任。在此期间先后培养出13名研究生,其中3名又考取了博士生;并作为全国500名师之一,先后两批共培养出4名高级徒弟;

一九八八年其儿媳病故。五个孙子的生活、念书、立业、成家更加沉重地落在田老师身上;

二零零四年其子病故,遭受丧子之痛。

二、七十余载攻书临证写春秋

1、攻书

五岁半以前田老师度过了短暂但愉快的童年。在从五岁半起到现在为止的七十四载中,田老师是在攻书与临证中度过的。几十年如一日。

无论是田老师的祖父还是其父亲都非常强调读书,从上述阅历中即可以看出,在读私塾的四年半中即学完了《四书》以及五经中的《诗经》、《礼记》、《春秋》等,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其父亲认为天下之事,读书乃第一重要,非常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故读书人即“士”应排在“农、工、商”之前。其父亲并且引用宋·苏轼《读书歌》的诗句来勉励:“读得书多胜大丘,不去耕种自然收。东家有酒东家醉,到处逢人到处留。日里不怕人来借,夜晚不怕人来偷。水旱蝗虫无伤损,快活风流到白头。

《三字经》在“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后面注释道:书籍是随身之宝,国家之珍。并举上述诗句来佐证之。可见读书既是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治国强国的需要。其祖父也引唐·林宽《少年行》之诗进一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白日不空过,青春不再来。”窗前勤苦读,马上锦衣回。

这诗的后两句恐系其祖父所加。最后一句即“马上锦衣回”看起来强调的是衣锦还乡,但其中也不乏积极、进步的内涵。对儿童时期的成长、进步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有了比较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再加上学习了大量的中医药书籍,尤其是其中的经典,为日后的为医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为日后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做了宽厚的积淀。30年前金匮教研室恢复不久,曾经有一青年老师请教田老师一个问题,即《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第十条“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之“瘿”的含义,田老师即不加思索地引《孟子···离娄章句上》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该诗也见于屈原《渔父》)。田老师并解释道:这个“缨”和“瘿”可通用,所谓“缨”就是小孩所戴帽子的两根系带上的缨络,系帽时缨络(俗称帽须)正好垂于颌下,以展示其美观。后世把生于颈部的瘰疬称为“瘿”或者“瘿瘤”。该老师的疑问顿时涣然冰释。

秀才,后汉改成“茂才”,因为要避后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明清两代专以称入县学之生员。《辞源》对秀才的解释是“意谓才能优秀。”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所言“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也是称赞“越人”才能之优秀。田老师正是如此。其“秀才”之才不仅溢于言表,而且时时展现在其教学、医疗的全过程中。

2、临证

人们常言道:“秀才学医,好像笼中抓鸡。”意思说只要打好了传统文化的功底,学习中医来就比较容易。由于从五岁半开始就学习传统文化,至十岁,共四年半。其父亲过世后又继续自学,随祖父行医后又不断地学习,故当学习中医书籍时即易如反掌,因此《药性赋》﹑《幼幼集成》﹑《医学心悟》﹑《医宗说约》、《本草从新》﹑《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内经》、《女科要旨》﹑《外科金鉴》﹑《外科大全》、《外科正宗》、《唐容川医书五种》、《幼科三种》(推拿广义﹑幼科铁镜﹑痘疹金鉴)、《医宗金鉴》﹑《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典籍,不仅能较快地理解,而且大多能倒背如流。无论是在读私塾期间还是在随祖父行医过程中,两位先辈皆强调当医生是天下最好的职业,因为她能济世活人。其祖父对其要求特严,连下河游泳都不让。其祖父过世后,所参拜的王国瑭、童万金两位老师咸强调学医时一定要多听、多记、少发表意见,并且强调以自学为主,不懂就问。其父亲特别喜欢《临证指南医案》,其祖父非常注重《外科大全》,其老师童万金特别推崇《医宗金鉴》、《唐容川医书五种》、《金匮今释》,以及《医方集解》(田老师认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方剂学》教材虽然先后编写了七版,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超越《医方集解》水平的)等,这对田老师攻读医书及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科疾病,尤其是其中的疑难杂症乃至许多急性病,田老师无所不会:

湖北省Top100名中医中医大师田玉美教授(内含医案)

例一

李某,男,34岁。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强言謇,面白不泽,食欲不振,腹微满,便溏。脉弦,舌质淡,苔白。属中风痰湿阻滞。在用化痰活络之剂的过程中,反不欲食而出现苔厚腻、腹满、大便秘结等症。询问其因,得知其曾多次食粉蒸肉,因此采用消积导滞法,用小承气、保和丸化裁,服七剂,腹满减,便通,半身活动逐渐恢复好转。当时认为络脉空虚是中风的内在因素,消积导滞之品不易多服,仍用化痰活络之法,病情反复如故,后续服消积导滞的上方,病情日益好转,十余剂后出院。

例二

张某,男,57岁。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强、语言不清,痰声如锯,口干舌燥已极,同时有目合、口开、手撒、鼻鼾等四绝症出现。在五绝症中,仅仅没有遗尿这一线生机,只有救液为当务之急,采用加减复脉汤,重用龟板、阿胶、西洋参,兼用安宫牛黄丸,服后约24小时,舌上津回,病者转危为安。

例三

某君,男,55岁。耳痛。左耳红肿疼痛多日,呻吟不已,当地医者认为属于恶性病变。视其目赤,患侧红肿,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小溲短赤,属肝胆湿热上扰,耳痈化脓之候,用龙胆泻肝汤加味三剂,痈破脓流,病愈。

例四

李某,男,32岁。左耳痛。局部不红肿,疼痛剧烈,不得卧,徘徊于田野之间已经几日,医者曾用大量消炎之剂无济于事。诊其脉细,舌淡。属肝肾亏损之候,用大剂六味地黄汤、芍药甘草汤,加制乳没、党参、黄芪、菖蒲、连翘等3剂,痛止,病愈。

例五

李某,男,13岁。患乙肝(大三阳),肝功能不正常。诸医采用疏肝解毒苦寒之剂,罔效。询问病史,13岁半时常有腹泻症状,偶食鱼腥则日泻十余次,田师认为患儿乃纯阳之体,重用苦寒,有损脾阳。泻泄一症是辨证的关键,应以扶脾为主,用参苓白术散加鸡内金、诃子肉收涩之剂十余幅,不仅泄泻痊癒,而且肝功能恢复正常,令人满意。

例六

丁某,男,57岁。被某医院诊断为胰头癌。胁下两个包块坚硬如石,目黄,身黄,小便黄,腹满,胁痛剧烈,舌苔白灰相间,且厚腻,不欲食。采用藿朴夏苓汤、失笑散、金铃子散等复方汤剂,兼用小金丸,疼痛渐减,腹满渐消,黄色减退,包块缩小,经不间断治疗,患者竟存活了九年。

例七

乔某,女,24岁。闭经年余,身体肥胖,他医认为是实证,屡用破血消瘀之剂,不见任何疗效。就诊于田师时,患者虽然形体肥胖,但面无华色,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少气懒言,无腹满疼痛等症,脉细舌淡。属气血两虚之候,拟用归脾汤加味,重用参芪、阿胶等益气养血之品,十余剂后,月经来潮。

例八

一骨折患者,时值三年自然灾害之际,闭经两年,但形体肥胖,医者认为饥馑之年必然气血两虚,采用益气养血之品长期治疗,无效。根据骨折的治疗要求,用活血消瘀药二剂,查房时病人表情为啼笑皆非,哭的是股骨骨折,将来能否恢复;笑的是闭经几年来潮了,可喜之至。由此可见,饥馑之年并非人人皆虚,诊治疾病应当因证制宜。

还例如2002年春节前夕,田老师到某省中医院会诊一位中风的病人,该病人住院约十天,说话依然吐辞不清,经田老师治疗,三天后即吐辞清楚;一九八九年夏天田老师在河南安阳搞专家门诊,其间田老师应邀去中原油田会诊一个急性中风的病人,该病人高度昏迷,当天中午鼻饲田老师所开中药,翌日凌晨病人即苏醒,可谓治疑难症、危重症之高手。此其一。

其二,不畏崄巇、疲劳、困难。田老师在神农架教学、医疗七年。当时的神农架山大人稀,居住分散,整个林区才31200人,共九个伐木工程队。神农架人有个习惯,从腊月三十晚上到正月初一的晚上十二点再急再重的病是绝对不看医生的。除此时间以外,病人有求必应。无论寒暑昼夜,还是奔走疲劳,作为眼睛高度近视达1400度的田老师经常翻山越岭,送医送药上门,治愈病人无数。为神农架的产妇治病,难度特大:产妇坐在门槛内,医生坐在门槛外,只能望闻问三诊,而不允许切诊。尽管如此,田老师依然照看不误。田老师这种不畏崄巇、疲劳、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与当时的伐木工人的冲天气慨及豪言壮语浑然一体。

其三,一视同仁,急病人之所急。无论是在学校应诊还是应邀下到基层会诊,就诊的病友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普通百姓皆一视同仁。正所谓“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除了约定的应诊时间以外,无论节假日,无论午休期间还是晚上,只要病人有求,则尽可能地满足,“省病诊疾,至意深心”,“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总是让病人满意而归。

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门诊部,找田老师诊治的病人最多。为急病人之所急,虽年高体弱,却经常延长坐诊时间,直至将病人诊治完毕。尽管如此,有限的门诊时间依然满足不了病人的需要,病人无奈只好找到田老师家里,田老师均无一例外地热情接待。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不摆教授的架子,特别善于做病人的思想工作,许多病人紧张而来,轻松而去,对于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至关重要。几十年来,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深受广大病友之尊崇与爱戴。

3、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① 强调辨证与辩病相结合

根据《金匮要略》辨病脉证治的先后次序原则,认为临床之际首先要确诊为何病,因为每一病均有不同于它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即是一种纵向性的,不论是顺证、逆证,抑或是变证都是本病所特有的,是在病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证则是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概括——即是一个横切面,它可以为一病、数病甚至多病所共有。而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就是强调本证在本病中,不同于它病中相同证型的特点,是对辨病的具体和补充。如肺痈、春温、风温俱可见到风热表证,虽然证相同,但因其病种不同,在治疗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必须在辨病的基础上,强调辨证论治,二者不可更换,更不能取而代之。

② 治疗上重视脾胃功能

曾云:“人’肾为先天之本’,然也。但先天受禀赋所制,医者难为,纵欲调补,必依赖后天为之运化;而后天则赖医家、病家之调养。后天调养得利,不但可以祛病愈疾,亦能补先天之不足;倘若后天不保,存身已难,何论愈疾延寿!”故临证之际,不拘何病,必询其饮食,消化如何,用药之时亦多酌加党参、白术、山楂、神曲之属,健脾养胃,培扶后天。

③ 处方用药贵精专

精者,不杂陈,以免药效互相制约,只要辨证准确,选药宜精锐。如胀一症,有偏膈上、正当心下、腹部者,则分别用枳实、枳壳、厚朴三物;专者,对于复杂疾病,要抓主要矛盾,聚毒药以溃其坚,则它症冰释而解。

④ 既重视中医传统理论的继承发展,又强调借鉴、吸收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如指导学生对养胃理气汤等进行了动物药理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田玉美教授在中医专业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坚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为疑难重症患者妙手回春。田老高超之医术,是其在漫长的征途上千锤百炼、孜孜不倦奋进的结果。田老治学的经验和方法,诚可为后学者借鉴之。

湖北省Top100名中医中医大师田玉美教授(内含医案)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