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中医馆

四百年沧桑造就的湖北武汉叶开泰堂

四百年老字号的沧桑史

四百年沧桑造就的湖北武汉叶开泰堂

汉口“叶开泰”药店,被称为中国四大中药店之一,(其他三店是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胡余庆堂、广州的陈李济)。是一个见证了300多年中医药发展史的传奇。

明代崇祯4年(1631年),因李自成造反,安徽大乱,一位叫叶文机的汉子随父亲逃难到汉口。其父是一个民间老中医,号称叶神仙,两人在今汉阳古琴台附近摆起了药摊,行医卖药。1637年,叶神仙去世,叶文机继承父业。当时湖南岳阳一带瘟疫流行,他前往应诊,用药灵验,甚见功效,深得驻军简亲王的赏识并予赞助。

于是,他借这一财力在汉口鲍家巷口找了间房子,挂出了“叶开泰药室”招牌。取名叶开泰,乃叶神仙之嘱:“叶家药铺开业,只图国泰民安”,以叶氏之姓加开泰之意,便名为叶开泰。叶文机自制成药,并悬壶应诊,以医荐药,由于医药两便,很受百姓欢迎。

第三代中的叶宏良接手“叶开泰”时,社会局势逐渐安定,他将药室迁到汉口大夹街(今231号)更名为“叶开泰药铺”。

叶宏良不仅擅长理财,而且勤于治家,叶家官仕屡出。其长孙叶名琛科举入仕,1850年升为两广总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叶名琛为英军所俘,为保名族气节,叶名琛怀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决心,最后吞石自杀,死于印度的加尔各答。

由于群众对叶名琛的怀念和尊敬,“名人效应”使叶开泰的名气日益俱增。次孙叶名沣,在长兄爱国精神的激励下,继承祖业,刻苦钻研中医药理和成药配方,自制出独特的名牌产品“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人参桂鹿茸丸”、“十全大补丸”等中成药,畅销于省内外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各地求医问药者源源而来,常年不断。叶名沣随即扩大作坊,发展生产,又使叶开泰这块金字招牌更进一步增添了光彩。

从乾隆到咸丰这段时期,大约一百年间,叶开泰兴旺发达,所走的途径就是,首则搞好药业,发展生产;继则培养人才,科举入仕。由此亦官亦商,政商结合,官场与药店相呼应。

当时称叶开泰新三房的孟纪、仲星、风池,继承先辈衣钵,走亦官亦商、图名图利的路子。政治是靠山,业务是主打,他们对内扩充范围,前店后厂,吸取过去传统的经验,认真修订配方和精选药材,大量自制参桂鹿茸丸等名产成药,力求货真价实,顾客满意。对外则大张声势,广泛宣传。

1870年,在汉口药材行,因无专业会馆,把药帮会馆三皇殿重建,以作同业会馆之用。叶开泰为了取得在八大行中的地位,捐了巨资支持修建,并加入了这个组织。在三皇殿落成时,叶开泰借此机会,为叶名琛之妻叶汪氏作寿,在三皇殿设觞古演三天,曾轰动全市。为了适应市民心理,按照叶名琛反洋遗训,提出不买洋货、不点洋油灯、不用洋米等,以期抵制西药,扩大服食中药的宣传。

到了辛亥年间,叶开泰曾毁于兵燹,店中元气大伤,家庭又不和睦,经理吴冠文年老退辞,缺人挑业务大梁,叶开泰一度陷于困境。不久,在叶凤池的主持下,聘请戴廷耀任经理,在本店原基础上搭盖店屋恢复营业,依靠全体员工积极努力,做到边购料边制造边销售,以加速资金周转。

在原材料供应上,借助于药材行的老友陈顺廷、毛光柏、陈寿臣等大力支持和供给,此外还向儿女亲家高瑞记借得白银三千两,就大夹街的陶家巷住宅基地,兴建店屋。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使叶开泰药店化险为夷,迅速恢复旧观。到1912年春,重立新帐,叶开泰资金定为白银六千两,再一次为叶开泰重奠基础。

民国以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般工商户都感到业务难撑,但是叶开泰药店由于有叶凤池的“长袖善舞”,对内对外,应付自如。直到1930年,叶凤池去世,在此20年,叶开泰不仅未受时局影响,反而营业额一直上升,年度总额,由20万元增至40万元,最高达48万元。在1927年年终结算比1912年基金增加74倍。从1859年至1930年,合计72年,是叶开泰的鼎盛时期。

1931年,武汉发大水,市场停业,农业歉收影响产品销路,也使叶开泰的营业额骤减一半。连续数年,业务也难以好转,资金转不过来,再加上叶风池已故,挽回困境乏人。这样,叶家只得节省支出,消极应付,仅靠聘用经理和雇用职工,勉强维持,但还是收入少,开支大,生意每况愈下,不能复振。

到了1938年,日寇侵占武汉,形势巨变,叶开泰全家人口达80余人,除小部分年富力强的疏散重庆外,其余老幼留汉,迁往汉口法租界。店中的珍贵细料药材,转移坤厚里租屋堆存,其他就留在店内。

那个兵荒马乱的日子,抢劫成风,堆存两处的货物,几乎被抢一空,损失惨重。为了维持生计,几经协商,打破不设分店、不售饮片的祖传遗训,在汉口车站路租了一个铺面,开设分店,以渡难关。1944年,美机轰炸武汉,市场萧条,叶开泰药店关闭。

抗战胜利后,市面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叶家人口虽多,但老一辈的叶范斋、叶蓉斋染上鸦片烟瘾,不管店事;下一辈的从小娇生惯养,贪图享受,不求上进。叶开泰这所百年老店从1930年武汉发大水开始到武汉解放,逐步衰退沉沦。

武汉解放后,百年老店获得新生。党对私营工商业采取限制改造政策,叶开泰经营中草药品,有利于国计民生,党和政府关怀照顾无微不至。1952年,政府对私营药店实行限制,规定不准生产成药,武汉各中药店集资筹建中联制药厂。

叶开泰顾虑户多人众困难大,转厂有所顾虑,于是与陈太乙、陈天保两家同行大户联合,申报成立健民制药厂。在建厂初期,抽调部分有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的员工,抓紧时间,抢修设备,很快投入生产。叶开泰留下的部分力量,继续经营商业,以维持开支。

到1956年公私合营高潮来临,叶开泰无论制作与经销,全部申请交公,全体在职人员都由国家统一安排。即工业制作仍留在武汉健民,而商业经销则划入武汉市药材公司,并在该公司保留“叶开泰”商业经销品牌。

武汉市药材公司下属叶开泰药业分公司于2002改建为武汉叶开泰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总店设在中山大道549号,次年即通过GSP认证。公司获得国内贸易部(后为国家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称号,“叶开泰”商标获得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并于2014年荣获“武汉市著名商标”称号。

公司现已有十余家药店,多年来连续获得省、市部门授予的“放心药店”、“质量信誉药店”、“物价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将继承发扬“中华老字号”光荣传统,努力实现“诚信为民保康泰”的服务宗旨。

汉口叶开泰药店为何历经三百余年,靠的是一套经营之道,一批传世的名牌产品。医药乃性命攸关的行业,叶开泰各代经营者都非常注重产品质量。药店两边金字匾上写着“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

他们认真选用剂方,精选原料和精工监制。做参桂鹿茸丸一定要用一等高丽参;制八宝光明散得麝香和冰片指定要著名药材行的货品;制虎骨追风酒的虎骨必购前有邦骨、后有凤眼的四腿来熬制虎胶。原料的选配,由负责的“老总”亲自掌握配方剂量,先必须分别配制磨粉,再进行合剂。在烘制丸药时,必须用各种烘箱将各个品种分别烘干,所用的木炭必须击碎,以灰覆盖,让丸药缓干,以保持药味经历不变。虎骨追风酒投料封缸后,夏季以2个月,冬季经4个月后方可启封,以保质量。

在叶开泰制药作坊的门首屏风上,“宁缺勿滥,不好再来”八个大字时时警醒药事人员的质量意识。

后辈经营者如叶凤池还借鉴了国外经营方式,总经理直接监督领导,设经理一人综理店务;设副经理两人,分别掌管销售与生产;另设事务员,专管生活福利。叶开泰还建有会统制度,设有生产动态核算日报表,工人劳动生产收益登记表,产品营业收入分配核算表等,这既可作记账的依据,也可及时反映情况,可谓一举两得。

对内还分别在每年传统佳节举行全店职工聚餐会,由总经理亲自致辞慰问,借此鼓励大家要以店为家,齐心协力。职工每年可享受休假72天,工资如数照发。设立类似互助储金会形式,要求职工分期存入本人四个月新水,可以享受养老照顾。对外以乐善好施著称,抛舍大量一般药品给贫苦百姓。对于施舍乞丐,每天用好钱一百文,装在柳簸内,由专人发放。这虽花费很多资金,但广大群众也为叶开泰作了无形的广告宣传。

四百年沧桑造就的湖北武汉叶开泰堂

叶开泰国医馆,是健民集团为光复383年老品牌“叶开泰”而斥巨资建设的全新中医药文化馆。自始至终围绕“并蓄兼收益人长寿,遵古酌今损己无欺” 的理念开展各项工作,推行规范、安全的诊疗行为,赢得广大患者的认可,叶开泰手工丸药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叶開泰国医堂拥有坐诊名中医近50名,含国医大师1名、湖北中医大师1名、湖北中医名师2名、国家名老中医12名、持正高级职称者31名,涵盖儿科、妇科、疑难杂症科、大内科、皮外科、男科、肿瘤科等。

专家团队平均临床诊疗经验长达30年以上,从医经验之丰富、专业造诣之精神在业内可谓首屈一指。他们长期奋斗在临床第一线,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在治疗各种疾病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赢得同行及患者的赞誉与推崇。

今天叶开泰已经成为中医制药生产基地及全国重点中药企业,秉持着“宁缺勿滥,不好再来”的古训,严格把关中药研发、制作流程。为中国民族医药事业添砖加瓦。

四百年沧桑造就的湖北武汉叶开泰堂
四百年沧桑造就的湖北武汉叶开泰堂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