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运动崴脚了要不要看医生?应该怎么处理?

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比如走路、打篮球的时候,都会发生。

很多人一生中都有过崴脚的经历,
也有很多人一朝崴脚,就常常崴脚,
也就是所谓的习惯性崴脚。

运动崴脚了要不要看医生?应该怎么处理?

习惯性崴脚,专业名叫慢性踝关节不稳。

指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恢复不良,

导致最终踝关节不稳定,引起踝关节频繁扭伤,

进入“扭伤—不稳—再扭伤—更不稳”恶性循环。

踝关节为什么容易扭伤

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决定了运动方式。

几乎全部的身体重量承重加上杠杆力,使得踝关节的韧带必须承受超出其他许多关节韧带所承受的力量。

同时,它又需要有相当的灵活性,因此踝关节韧带受伤的几率远大于其他关节。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和距骨组成,而距骨位于踝穴内,并由关节囊、韧带等结构固定。

这种结构虽然赋予了我们灵活的运动能力,但同时也意味着踝关节在承受外力时相对脆弱,因为距骨的关节面前宽后窄,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踝关节在大幅度运动时比较容易发生内翻或外翻扭伤。

踝关节韧带的解剖结构

运动崴脚了要不要看医生?应该怎么处理?

在踝关节韧带损伤中,外侧韧带损伤占90%,其中10%~30%最终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外侧的3条韧带分别为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跟距韧带。距腓前韧带最弱,是防止踝关节内翻的主要韧带;跟腓韧带主要阻止足过度内翻,间接限制距骨倾斜、与跟距韧带共同维持跟距下关节稳定;距腓后韧带可限制距骨后移,该韧带厚实宽扁,不易发生损伤。

因此,踝的稳定性很重要。

在首次踝关节扭伤时,充分的休息、正确的治疗、康复运动,对踝关节的预后至关重要。

踝扭伤的紧急处理

出现扭伤症状后应立刻停止踝关节运动和受力,如疼痛明显可冰敷凉水冲洗,以达到止血止痛的目的。

如果关节出现畸形或明显肿胀,应对踝关节进行固定,限制其活动并尽快就医。

踝扭伤的中医治法

中医将“崴脚”归于筋伤的范畴。

初期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后期宜舒筋活络,温经止痛。

首选针灸治疗。

常以阿是穴为主,根据损伤具体情况配合不同的穴位和行针手法以达到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的目的。

运动崴脚了要不要看医生?应该怎么处理?

还可以通过推揉、拿捏、按捺、摩擦、点压、弹拨、等多种理筋手法。

使肌腱韧带复位和修复,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解痉止痛的效果。

损伤严重者,根据其损伤程度可选用绷带、胶布或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敷贴。

同时,保持踝关节于受伤韧带松弛的位置并暂时限制行走,以消肿止痛,避免再次受伤。

如何预防踝关节扭伤

普通人群

加强肌肉训练:

通过加强腿部和足部肌肉的力量及灵活性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扭伤的风险。

正确运动:

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在进行运动时应确保使用正确的技巧和姿势。在剧烈运动前,应考虑穿戴护具。

行走注意安全:

不要在行走的过程中打闹、看手机。注意观察路面,建议老年人、体弱多病者、长途跋涉者(登山、户外运动爱好者)正确选用拐杖。

选择适合的鞋子:

选择一双舒适、合脚、有良好支撑和防滑功能的鞋子,对避免运动损伤有很大好处。

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尽量少穿高跟鞋、增高鞋等干扰正常步态的鞋子,才能有效减少踝关节扭伤的风险。

扭伤恢复期及习惯性踝扭伤患者

因损伤日久,而耗损气血,肝肾亏虚,又常兼风寒湿邪侵袭,局部疼痛乏力,活动功能障碍,阴雨天则症状加重,或有肌肉萎缩,麻木不仁的情况,平常应注意保暖,和避免长途行走或突然剧烈运动(如跑跳、深蹲等)

中医治疗方面:

通常予以内服外敷,汤药养血和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祛风宣痹,外敷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如体弱多病者还应该配合全身治疗,可采用膏方、丸药等方法,缓缓图之。

配合针灸、康复理疗,辅以佩戴护具,可以达到很好地治疗效果。

 

 

运动崴脚了要不要看医生?应该怎么处理? 运动崴脚了要不要看医生?应该怎么处理?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