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小柴胡汤其适应症十分广泛,小柴胡汤加减法汇总来了~

秘传小柴胡汤加减法

小柴胡汤其适应症十分广泛,小柴胡汤加减法汇总来了~

小柴胡汤是临床很常用的一首方剂,其适应症十分广泛,如果能善用此方,在此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则可以治疗诸多疾病。所以有很多善用小柴胡汤的医生会被称之为“李柴胡”、“张柴胡”。小柴胡汤来源于《伤寒论》,其组成为: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用以治疗发热而呕、胁痛、往来寒热、口苦等症。我在临床上使用此方,常使用的加减法有以下20种:
1、如果合并阳明病,出现口渴而烦,干呕,目痛,鼻干,失眠,加葛根、知母。
2、若兼心下痞满,发热尤甚,则加桔梗、枳壳。升降同用,有神效。
3、若心下还是痞满,按之痛,则用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又名柴陷汤。
4、若兼汗少、唇干、口干,口渴欲饮水,则用小柴胡汤加葛根、黄连。如还不解,则更加竹叶、石膏。
5、若汗出后,热势反増,浑身壮热,谵语呻吟,干呕,则以小柴胡汤合黄连解毒汤,服完药一会儿就会热退神宁。
6、若兼下利泄泻,发热,则可用小柴胡汤合四苓散,利小便,则大便自止。
7、若兼发黄,小便黄赤,则用小柴胡汤合茵陈、知母、黄柏。
8、若兼便秘,口干,口渴,则用小柴胡汤加瓜蒌仁、黄连、枳实、厚朴。若用药后仍便秘,则用大柴胡汤,大便立通。
9、若兼身热、恶风、不口渴,则以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即柴胡桂枝汤。
10、若兼唇干、烦渴,欲饮水数升,则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望唇在望诊中很重要。
11、若胸烦,不呕,而去半夏、人参,加瓜蒌仁。
12、若心下悸加茯苓;若心下痞,胸胁胀满,则加牡蛎、干姜。
13、若温病发热,口渴,咳嗽,以小柴胡汤加五味子。
14、若是女子邪热入血室,白天安静,夜里增剧不识人,形似疟疾,月经至,则以小柴胡汤合四物汤。
15、若是邪气多,又兼气弱,则以小柴胡汤重加生脉饮,倍用人参。
16、如病愈后,又因劳动或饮食,导致疾病复发,发热,心惊,有痰,气促,则以小柴胡汤合温胆汤,服后则速愈。
17、若兼有恶风寒,鼻塞,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证,则以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
18、若兼咽痒咳嗽,干咳无痰,则以小柴胡汤合止嗽散。
19、若有湿痰,痰多易咯,则以小柴胡汤合二陈汤。
20、若内伤生冷,寒湿困脾,则以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即柴平汤。
以上则是秘传小柴胡汤加减法。
小柴胡汤其适应症十分广泛,小柴胡汤加减法汇总来了~

大医邹孟城小柴胡加减60法

1.胸胁苦满(胸胁内胀满,心下发硬,甚则肋弓下压痛),腹力中等,或发热,或呕吐,或口苦咽干,或头痛,或不能食,或眩晕,或颈项强,或鼻流涕,或咳嗽,或黄疸,或口干舌燥(加石膏),或咽痛(加桔梗),或浊痰(加桔梗),或便溏(加茯苓、白术),或汗出,或肢酸乏力,或手烦热,或噫气(加代赭石),或脱发,或荨麻疹,或湿疹,或皮炎,或疣,或淋巴结肿大者……

2.发热,恰值月经适来或适断之时,寒热往来,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抽搐、哭笑、谵语、神志不清等,或昼日明了而到夜晚神志不清等。

3.不饥不食证,属柴胡证者。
4.凡病具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四种证候之一,属半表半里热证者,即可用本方治之,不必悉具。
5.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或腹泻,小便自可,胸胁苦满者。
6.呕而发热,属半表半里热证者。
7.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苔白者。
8.诸黄,腹痛而呕者(加赤芍),或胸胁苦满而渴者(加天花粉)。
9.四肢苦烦而头痛者。
10.病休作有时,属半表半里热证者。
11.肝脾肿大、肝囊肿(加牡蛎、丹参)。
12.颈淋巴结炎或结核、颌下腺炎(加蜈蚣、夏枯草)。
13.腮腺炎(加蛇蜕)。
14.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加木鳖子)。
15.阳证盗汗(加石膏)。
16.发热、干呕等之属阳证,审之不是表证,又不是可下之证者(加石膏、黄连等),此时虽无胸胁苦满等柴胡证,也可随证选用小柴胡汤加味或大柴胡汤加味治之。
17.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者。
18.咽干、喉塞、亡血家、淋家、衄家、疮家、动气等应汗之证而不可汗者。
19.摇头风[(头阵发性颤动)加防风]。
20.斜视、复视(加菊花)。
21.少儿手足口病(用本方加石膏合甘草泻心汤)。
22.甲状腺肿大之阳证者(加牡蛎、玄参、大贝母)。
23.肺脓肿、干性胸膜炎(本方去半夏、人参合苇茎汤,加瓜蒌)。
24.乳儿便秘,无里实证者。
25.耳下腺炎、中耳炎、淋巴结炎之热证者(合枳实栀子汤)。
26.咽干口苦,食欲减退者。
27.流感热退后,食欲不振,咳嗽者。
28.咳嗽胸痛,黏痰不易咯出者(合小陷胸汤)。
29.急性甲状腺炎,见甲状腺红肿疼痛、发热者(加牡蛎、石膏)。
30.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胀而发热,舌苔白,食欲减退者(加桔梗、石膏)。
31.急性化脓性淋巴腺炎(加石膏、蜂房)。
32.结核性淋巴腺炎(加夏枯草、牡蛎、玄参、贝母)。
33.耳聋、耳鸣,胸胁苦满者(口渴加石膏)。
34.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发病后经过数日,咽干口苦,舌苔白者(渴或流脓者加桔梗、石膏)。
35.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而有胸胁苦满者(口渴加石膏)。
36.扁桃体肥大症,或因之引起的鼾声,胸胁苦满者(加桔梗、石膏)。
37.产褥热(加黄连、黄柏、桃仁、生地黄)。
38.荨麻疹,胸胁苦满者。
39.红斑狼疮(加黄连、生地黄)、带状疱疹、脱发、秃发,胸胁苦满,体质稍弱者。
40.肝脾肿大(加鳖甲)。
41.外感表解而发热不退,口干舌燥者(加石膏、黄连等)。
42.发热,不欲食而口苦,头疼者(加石膏、黄连等)。
43.小儿肺炎,汗出而喘,不欲食者(加石膏)。
44.乳腺炎,疼痛发热者(加石膏、黄连等)。
45.小儿咳喘,服麻杏甘石汤后食欲不振者。
46.无太阳证、无阳明证、无太阴证,但食欲不振者。
47.阴部湿疹、阴部瘙痒,胸胁苦满者。
48.本方证热者(加石膏)。
49.阴部瘙痒,非阴证者。
50.经期相关性精神疾病(随证合桂枝茯苓汤或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51.经前期紧张综合征(随证合桂枝茯苓汤或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52.头两侧胀而鸣响,脉弦者。
53.两耳红肿痛甚,口苦咽干者。
54.本方证而发热者(重用柴胡剂量)。
55.哮喘、气管炎,咽干口苦、咽喉有痰卡他不利者(合半夏厚朴汤)。
56.大柴胡汤证,而腹力稍弱,胸胁部位抵抗稍轻者。
57.肝癌、胆管癌、肝硬化,伴黄疸者(加当归、茯苓、白术、茵陈、枳实)。
58.黄疸,或肝脾肿大,虚证,饮食减少者(加当归、茯苓、白术、茵陈、枳实)。
59.水肿,胸胁苦满者(合五苓散)。
60.流感发热解后,不思食者。
61.胸胁部或胸背部痤疮(随证合大青龙汤或葛根汤加石膏等)。
62.半身麻木、半身冷、半身热、半身有汗、半身无汗等(随证合抵当汤或当归芍药散)。
63.发热,非太阳病、非阳明病,亦非三阴病者。
64.过敏性鼻炎,胸胁苦满者(去人参、生姜、大枣,加五味子、干姜、细辛、茯苓)。
65.恶寒或发热,鼻涕如水,吐涎沫,似小青龙汤证,然胸胁苦满者(去人参、生姜、大枣,加五味子、干姜、细辛、茯苓)。
66.头面部带状疱疹(合五苓散)。
67.妊娠呕逆(加香附、砂仁)。
68.疑似妊娠(加香附、乌药、苏子),服后体适者为妊娠、经来者则非妊娠。
69.中耳炎流脓水(合苓桂术甘汤、排脓散及排脓汤)。
70.手颤,阳证者(加厚朴)。

毛德西应用小柴胡汤的经验

1.小柴胡汤加藿香三味

藿香三味即藿香10克,佩兰10克,砂仁6克(后下)。此三味有醒脾开胃、化湿和中之功效,合用之,主治胆胃不和,湿浊不化,症见脘腹痞满,饮食不馨,口淡乏味,舌苔黏腻。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多见此证。藿香三味以后下为宜。
2.小柴胡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主治“喘不得卧”之肺痈,具有泻肺利水之效,方取炒葶苈子10-15克,大枣10枚(擘)。两方合用,对控制呼吸道炎症,如结核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起效迅速,若加入半枝莲15克,鱼腥草30克,效果更好。
3.小柴胡汤加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见于《世医得效方》,由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三味组成,主治风邪久留不散,以及卫虚自汗不止,是常用的固表止汗、预防感冒的良药。与小柴胡汤合用,增强了护卫御风的能力,对有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疾病且常患感冒者,具有预防与治疗的双重作用。
4.小柴胡汤加四物汤即柴胡四物汤
见于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由小柴胡汤与四物汤合成,取生地黄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当归10克。原方主治月经期感冒,特别是虚劳日久、时发寒热女性之月经期感冒,又可用于治疗“热入血室”证。经期服用可除寒热,亦不会留滞经血,影响月经运行。
5.小柴胡汤加止痒三味
止痒三味为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蛇床子15克,具有祛风燥湿、解毒止痒的功效。与小柴胡汤合用,对某些“发作有时”的皮肤瘙痒症,如荨麻疹、风疹及过敏性皮炎等,具有和解表里、调和营卫、祛风胜湿、快速止痒的作用。
6.小柴胡汤加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为健脾除湿之主方,取茯苓12克,白术6克,桂枝9克,生、炙甘草各6克。两方相合,具有和解表里、健脾渗湿的功效。凡患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及妇女白带较多者,可以考虑选用此类方治疗。白带多者,要加入生苡仁、黄柏、败酱草等,以增强健脾祛湿的作用。
7.小柴胡汤加二仙汤
二仙汤组成为知母10克,黄柏6克,当归10克,巴戟天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仙灵脾)10克,主治女子围绝经期综合征之阴阳失调、阴虚火旺证。两方合用,具有清解血热、调节营卫、解郁安神的作用,可治疗女子在围绝经期患月经先期,时时眩晕,经期伴有低热者。
8.小柴胡汤加五苓散
俗名“柴苓汤”,出自清代《沈氏尊生书》,由小柴胡汤与五苓散(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桂枝6克)组成。原方主治阳明经疟疾,后世医家用于普通感冒之小便不利、寒热往来等症。用于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之水肿,亦有良好效果。如果加入玉米须、白茅根,效果更好。
9.小柴胡汤加四消饮
四消饮为民间验方,由神曲10克、山楂10克、麦芽15克、鸡内金15克组成,加入小柴胡汤中,增强了消食化痰的作用。是治疗小儿伤风感冒夹食夹痰证之良方。中岳名医耿彝斋先生生前曾指出,小儿痰饮多由伤食而致,消食是治疗小儿咳痰之大法。此后,余每遇小儿伤风夹食夹痰证,即用小柴胡汤合四消饮,多获良效。
10.小柴胡汤加桂枝汤
即《伤寒论》之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邪,桂枝汤解除肌表之邪,正如明代卢之颐所说:“小柴胡复桂枝汤各半,凭枢叶开,并力回旋,外入者内出,上下者下上矣。”此方除常用于感冒之寒热外,还用于小儿癫痫、小儿多动症。
11.小柴胡汤加升陷汤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由黄芪15克、知母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桔梗10克组成,主治气短不足以息之大气下陷证,常见于大病之后,元气未复,或素体虚弱,尤以肺脾之气虚候为主者。与小柴胡汤配伍,对于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者,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肠炎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具有升清降浊、恢复元气、理顺气机之功效。
12.小柴胡汤加二神丸
二神丸,即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出自《普济本事方》,主治脾肾虚寒之食后腹泻或五更泻,临床上常常用于慢性腹泻,中焦又有肝胆郁滞证,如表现为胁肋胀满,纳呆欲呕,腹痛隐隐等,必见舌苔滑腻,脉象弦细。
13.小柴胡汤加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由白芍18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擘)、饴糖30克组成,主治虚劳腹痛。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合用,适于肝胃不和、虚劳里急、腹部隐隐作痛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明显气滞、寒凝者。有血亏之象者,可加入阿胶粉冲服。
14.小柴胡汤加良附丸
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二味(各等份)组成,出自《良方集腋》,主治胃脘痛,气滞者加倍香附,寒凝者加倍高良姜。小柴胡汤与之合用,对于肝郁气滞、寒凝胃腑之肝胃不和,表现为脘腹疼痛,胁肋胀满,喜温喜按,或痛经者,有疏肝和胃、散寒解郁之效。
15.小柴胡汤加三金汤
三金汤即郁金10克,金钱草10~30克,川楝子(金铃子)10克。三金汤为中医临床家常用的清肝利胆止痛剂,加入小柴胡汤中,主要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属于虚寒证者,不宜用此组合方。
16.小柴胡汤加丹参饮
丹参饮(丹参30克,檀香5克,砂仁5克)出自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主治心腹诸痛,即临床上常见的心胃并痛者(或叫作胃心综合征)。两方合用,具有行气解郁、化瘀止痛之效,常用于患有冠心病合并慢性胃炎或慢性胆囊炎者,表现为胸脘隐隐作痛,食欲不振,呃逆,心下痞满。
17.小柴胡汤加消瘰丸
消瘰丸出自《医学心悟》,由玄参、贝母、生牡蛎等量制成,具有软坚散结、清火解毒之效。而瘰疬又多生于少阳经,故取小柴胡汤合消瘰丸,消散少阳之热结,软化少阳之痰核,若加夏枯草一味,清火散结作用更为突出。
18.小柴胡汤加三白散
三白散即白附子6克,白僵蚕10克,白芷10克。三白散具有搜络风、通络脉、止痉挛的功效。与小柴胡汤配伍,具有搜风通络、和解营卫、防止病邪深入的作用,用于面神经麻痹初期,面肌痉挛或拘急,或如蚁行,时发时止,或时重时轻。
19.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又叫作“柴归汤”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9克、芍药15克、茯苓6克、白术6克、泽泻18克、川芎18克组成,具有和解营卫、养血祛湿、清热养颜的作用。主要用于女性围绝经期月经量少,皮肤干燥,头发脱落,面色黄褐,精神疲惫,性冷淡,或用于女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可以说是女性围绝经期的保健方药。
20.小柴胡汤加黄连温胆汤,又叫柴胡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黄连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生甘草9克,生姜6克,枳实9克)具有清热和胃、降逆止呕、除烦安神之效。小柴胡汤与之合用,可以使肝胆舒利、脾胃安和、神志安宁。用于肝胆不舒、湿热内扰之证,如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症,随证加减,可以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小柴胡汤其适应症十分广泛,小柴胡汤加减法汇总来了~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