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馆内制剂

武汉健珍堂中医门诊部: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附医案)

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概述

乳腺增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雌激素水平增高,导致患者出现乳腺肿块、结节等症状,本质上是由于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

武汉健珍堂中医门诊部: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附医案)

乳腺增生,既不是肿瘤,也不属于炎症,从组织学表现看:是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本病好发于中年妇女,青少年和绝经后妇女也有发生,当今大城市职业妇女中50%-7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症常表现为乳房疼痛和乳腺摸到结节,其危害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会不会患了乳腺癌或以后会变成癌。乳腺增生症有多种病理类型,如单纯性小叶增生(占乳腺增生症的大部分),只要注意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就可能逐渐缓解。若乳腺小叶增生伴导管上皮增生,且呈现重度异形,则为癌前期病变(占极少部分),需积极治疗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临床诊断要点】

以累及双侧乳房,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经前乳房胀痛为主要表现,常发生于月经前3~5日,具有周期性,即月经前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或过后胀痛减轻或消失。乳房肿块有轻度压痛,质韧而不硬,无粘连可推动。

武汉健珍堂中医门诊部: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附医案)

健珍堂中医神脊能量穴位埋线突出病根穴,指出病的根源处,才是真正有病的地方,是调病治病的关键点。

健珍堂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比其他疗法见效快,疗效稳定持续,不用常年吃药,减轻了大多数妇女的痛苦。为避免乳腺增生,一定要用无钢托胸罩,要宽松合适,无紧束感,毕竟防大于治。

主要病因

1: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

2:乳腺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腺各部分增生程度参差不齐。

3:催乳素升高,影响乳腺生长、发育和泌乳功能,同时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好发人群

1:30~50岁女性

临床最为多见,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动有关。

2:错误佩戴胸罩人群

若佩戴带钢圈的胸罩,且佩戴过紧有可能会对乳房产生压迫,影响胸部血液循环,导致乳腺增生的发生。

3:吸烟、酗酒人群

长期吸烟、酗酒可导致女性内分泌激素代谢失衡,使雌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可能导致本病。

4:精神状态不佳人群

长期过于焦虑、抑郁或精神紧张,同样可引起女性内分泌激素代谢失衡,使雌激素产生过多而发病。

【健珍堂神脊能量穴位埋线取穴】

武汉健珍堂中医门诊部: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附医案)

1.病根穴:T4~T5之间,阳性反应点选4个,多见于厥阴俞、心俞、等穴位。

2.阿是穴:膻中、玉堂、中庭等穴位。

3.阿是区:  找准囊性或肿痛的结节,1次选4~6穴。

4.中间穴:消泺、阳陵泉等穴位。

5.平衡针:同侧乳腺穴。

1月埋线1次,连治2~4次。轻症往往1次即愈。

【典型病例】

武汉健珍堂中医门诊部: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附医案)

患者秦女士42岁。双侧乳腺重度增生2年。患者3年前因多发性子宫肌瘤,将子宫摘除,不久后乳房经常胀痛,近2年加重。妇科体检示:双侧乳腺重度增生。吃小金丹等中药能缓解疼痛,但停药后疼痛复作。为此心情焦虑,容易动怒发火,无法控制,一吃辛辣刺激性食品,乳房胀痛加重,不可触摸。给予埋线治疗1次后,胀痛明显减轻,停口服药物。埋线治疗4次后,诸症好转。以后连续3年,每年埋线治疗3次,症状消失,复查示:双侧乳腺轻度增生。

健珍堂神脊能量穴位埋线疗法:将蛋白线埋入人体穴位后补充阳气、直达病根、持久留针、长效治疗、加速循环、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激活细胞、修复神经、调节人体各大免疫系统、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排出人体各种淤毒。

那么对于经络堵塞形成的经络不通、息肉、脑梗、三高、肿瘤、中风后遗症、心脑血管、糖尿病、肩周炎、颈椎腰椎不适等各种疾病。

治疗后把自身的气血经络打通了,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病痛。

武汉健珍堂中医门诊部: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附医案)

地址: 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道京汉大道898号二层8-19号

电话:  027-82967726

武汉健珍堂中医门诊部: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附医案)
武汉健珍堂中医门诊部:神脊能量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附医案)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