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华济堂:驱寒防病不宜迟,冬病夏治正当时
驱寒防病不宜迟,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调神论》中“春夏养阳”为基础理论,在人体特殊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同时辨证施灸,并配以根据个人体质调配的口服药,以鼓舞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总结起来就是:
驱寒邪以治本,扶正气以预防。
让我们来看看太原移动电视《名医良药》栏目怎么说:
因此必须要抓住夏天这一时机治疗寒性疾病。
疼痛
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一般都会导致气血淤阻。若发生在关节,则导致疼痛,长期忍耐不治,有可能会导致关节处变形,无法活动。
肺系疾病
我省首批省级名老中医刘智主任在讲述肺系疾病的时候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在我省是多发病。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古人说外有非时之感,内有壅塞之气,喉间有胶固之痰,三者互结发为哮喘。白芥子就能去掉顽固的伏痰,三伏贴就是用白芥子、生姜等温热药来进行皮肤的外敷,因此冬病夏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是有效的。”
脾胃系疾病
慢性胃炎、结肠炎、慢性腹泻患者,一到冬天症状加重,进食困难,反复泄泻,精神不振。
同时,冬病夏治项目对慢性盆腔炎、痛经等妇科疾病以及小儿咳嗽、脾虚腹泻、反复感冒等小儿疾病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冬病夏治”同样也有禁忌人群:
孕妇
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患者
糖尿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患者
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内热炽盛,咳血,痰黄浓稠患者
其他医生认为不适宜使用该疗法的患者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